AI助手
点击获取
回到顶部
抖音
小红书
微博
公众号
小程序
手机浏览
相对面教育同步相对面教育备考资料信息:2022年省考行测备考中的学与习。更多关于安徽公务员考试资料,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,安徽事业单位备考,安徽公务员备考等相关资讯,请关注相对面教育的备考资料,以及安徽相对面教育(www.xduim.com)官网和考务咨询热线(0551-63644001),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。
2022年省考行测备考中的学与习
2021年即将过去,2022年省考已经向我们走来。根据往年的形势,结合今年“双减”的政策背景,大批中小学教培机构的老师将会选择在公务员、事业单位考试中一试身手。所以竞争压力骤增的大环境下,我们要更加刻苦与努力!但仅有刻苦和努力就足够了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最近总有考生问我,我很努力每天都在看网课,也做了很多题目,可是为什么成绩就没有提高呢?搞得心态都要崩溃了,都觉得自己不适合走公考这条路。我想,这样的困惑不只是给我留言的考生,应该有很多考生多多少少都面临这样的问题。为什么大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?究其根本是很多考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备考方向,没有学会如何学习。
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过,学习是两件事儿,一个是学,一个是习。线上网课学习也好,线下课堂学习也好,都只是学习的一个部分,也就是教学环节。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学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,但问题是课堂上听懂了,并不等于就学会了;学会了,不等于会用了。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,习才是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行测备考中的“习”有三层含义:一为复习;二为练习;三为习惯。
所谓复习强调的是“反复”、“重复”,一遍又一遍!而绝非一次就好。考生的课堂学习之后,当天就要整理好笔记,这只是复习的第一步,之后每天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回顾知识点,在一段时间后还要默写知识点。默写不出来的部分,要回到讲义,重新抄写几遍!通过这样的一次一次的复习,把知识点刻印在头脑当中,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为什么技巧用不上情况。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“技巧没有用”的问题。
所谓练习强调的是“总结”、“分析”,查找问题和短板!盲目的做题,只能事倍功半。很多考生只顾着刷题的量,而忽视了总结分析,甚至到最后连错题簿都没有建立。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错题簿的时候,有的考生回答说:“都在题本上呢,我会翻看的。”首先这种态度就不是一个“练习”的态度。练习的目的不是做多少体,而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中发现知识短板、破解知识难点,在这个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就是对知识体系的直接反映,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重要契机。如果考生没有系统的建立错题簿,那这些题白刷了,而且在冲刺环节也会没有抓手、没有方向。因此,正确的刷题应该是“刷题——统计错题——查补知识点——针对性刷题”。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成绩不断突破提升。
所谓习惯,即是学习的习惯,也是解题的习惯。公务员备考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要有固定学习的场地,也要有详实的学习计划与安排。另外在刷题过程中,要把技巧运用起来,要强迫自己使用技巧,要实现从会到用的跨越。这样,我们在考场上才能更加地从容不迫。
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思考下学与习的关系,摒弃盲目备考,实现高效学习,在2022年的省考中脱颖而出、一举上岸!
于合肥之心城23楼
——相对面教育——
客服微信
推荐课程
最新招考
2025年7月安徽事业单位招聘公告|报名入口汇总
2025年芜湖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就业见习40人公告
2025年芜湖繁昌区机关事业单位招就业见习44人公告
2025年安庆桐城市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入口
2025年安庆岳西县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入口
2025年安庆怀宁县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入口
2025年亳州蒙城县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入口
2025年滁州定远县机关事业单位招募就业见习40人公告
2025年宿州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招募就业见习60人公告
2025年铜陵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人员招66人公告
推荐教师
刘洋
15年行测/面试培训师
哲学硕士
宋国栋
15年申论/面试培训师
硕士研究生
唐广磊
15年申论/面试培训师
硕士
方博
15年行测/面试培训师
硕士研究生
宋晓燕
15年申论/面试老师
热门备考
2025年安徽省考面试珍题汇总
2024年安徽省各地市事业单位面试试题汇总
2025年公务员考试新增题型:政治理论每日一练(07-15)
2026年安徽公考备考:07-15每日一练:资料分析之间隔增长率计算
2025年公务员考试新增题型:政治理论每日一练(07-14)
2026年安徽公考备考:07-14每日一练: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虚词与成语综合考查
2025年公务员考试新增题型:政治理论每日一练(07-13)
2026年安徽公考备考:07-13每日一练:数量关系之平面几何类
2025年公务员考试新增题型:政治理论每日一练(07-12)
2026年安徽公考备考:07-12每日一练:判断推理之同